講到轉型正義,就要先認識一下228。
查緝私菸為什麼會變成全台等級的大亂鬥跟無差別清算? 讓蛙哥用淺顯易懂的文字說給你聽。 那「轉型正義」又是甚麼呢? 蛙哥用「胖虎的故事」,讓你一看就懂! |
不同政治立場,如何展開對話?
要與不同立場的人和平地對話,確實不是那麼容易的事,但並非不可能唷,只要我們願意學習方法,並具體實踐,無論對方態度如何,都有機會開啟互相瞭解之門唷^^
非暴力溝通有四個要素:分別是「觀察、感受、需要、請求」,我們可以濃縮成一句萬用金句,讓你行走江湖、無往不利唷~ |
這故事要從於2004年1月2日公投法正式實施時說起...
現在公投法會不會通過的結果是這樣判斷的: 「投票權人總數1/2以上,且有效投票數超過1/2同意者,即為通過」,反之,即為否決。 也就是雙二一門檻 而這樣看似公平公正的公投法,其實暗藏著魔鬼。 魔鬼是什麼? |
「還沒」的力量!
演講者卡蘿·德威克(Carol Dweck)在影片中不斷提到「Not yet」,也就是「還沒」這個概念。她舉例,在學生的成績單上,被當掉的科目不寫「不及格(FAIL)」,而是「還未達成(NOT YET)」。乍看之下似乎只是用詞的差異,但這背後反映的卻是完全不同的思維!
|
一位15歲的少女在自家大樓墜樓,很可能是自殺。
這則新聞一出來,網路上立刻引發很多討論,大多關於「台灣父母教養方式」、「台灣學生課業壓力」、「青少情緒表達」等問題的探討。 不過阿普蛙身為教育團隊,在這個時間點,蛙仔要以另外一個角度:「媒體識讀」的角度來談談這件事... |
教你用簡單的「左手欄位法」來讀懂自己的心,覺察自己在思考、對話時,所隱藏的訊息及情緒
|
用簡單小遊戲搭配議題討論,來檢視「認知中的」自己和「別人解讀」的自己是否一致
|
教你如何用「左手欄位法」,透過一點紀錄和反思,達到「自我探索」與「溝通理解」的效果
|
教你如何用簡單的心智圖,來幫助自己與孩子一同思考新聞事件對我們生活的影響
|
用問題找回孩子的好奇心,從歷史培養孩子的思考力。
蛙蛙運用「六頂思考帽」來提供大家思考方向,期待大家進一步思考二二八的歷史意義,轉型正義不是為了加深族群的對立,而是希望共創更美好的台灣社會。 |